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近年出口陶瓷退货、国外通报案例 及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
来源:潮州市陶瓷行业协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9-20    点击数:14440次

随着国际日用陶瓷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一些国家地区为了限制我国日用陶瓷进口,纷纷对我国日用陶瓷的出口设置了一系列的技术壁垒,也由此引发了我国出口日用陶瓷产品退货、警示通报召回案例逐年增多。下面结合近几年潮州出口陶瓷产品遭遇退货、警示通报召回几个案例讲讲如何应对技术壁垒措施。 

2014年潮州一企业出口一批陶瓷碗,被国外抽查检测铅镉溶出量不合格,产品全部下架并通报,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出口产品在该国通关时均被要求抽查检测。

2014年潮州一企业出口美国日用陶瓷产品3个货柜遭遇退运,货值高达14万美元,退运原因是部分产品出现裂釉影响使用。

2014年8月底,德国海关将一批从中国进口的茶杯因假冒商标和图案设计侵犯商标权全部销毁。

2015年,潮州地区有四家卫生陶瓷企业出口的陶瓷脸盆陆续在台湾地区被通报、产品被封存,原因就是产品标注内容和耐承载性安全项目不符合台湾标准要求。

2015年1月潮州一企业出口韩国的1批日用瓷杯因质量原因被退运,货值5.4万美元。

2015年3月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加拿大卫生部和U-O公司联合宣布对中国产的陶瓷茶杯实施自愿性召回,召回原因是茶杯底部标签与实际功能不符存在安全隐患。

今年,也发生了几例出口陶瓷产品配套部件不合格而被进口国通报调查。 

日用陶瓷在我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出口竞争中成本比较有优势,近年来针对我国日用陶瓷出口所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越来越多。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维护国家地区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理由,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对其他国家地区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产生影响。技术性贸易壁垒不仅名义上合理、形式上合法、政策工具多样,而且具有隐蔽性,由于技术标准复杂且各国差异较大,往往使出口国,特别是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检验能力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难以应对和适应。 
  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技术法规、标准的日趋严格 
  针对日用陶瓷的技术法规、标准主要体现在对铅、镉溶出量的限量规定。针对陶瓷产品的铅、镉溶出量,我国是以强制性标准来控制,在国际上则普遍以技术性法规的形式来控制。如美国、欧盟等规定的陶瓷产品的铅、镉溶出量限值就高于国际标准和我国的强制性标准,基本上釉上彩的日用陶瓷很难达到标准要求,大大提高我国日用陶瓷出口的门槛。上面讲到的一个案例就是因为出口陶瓷碗被国外抽查检测铅镉溶出量不合格,产品全部不但下架并通报,而且影响到企业产品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在该国通关时均被要求抽查检测,增加了贸易阻碍。
  除了针对日用陶瓷产品的铅、镉溶出量限值规定之外,陶瓷产品的热稳定性、洁白度、吸水率、耐急热急冷性等陶瓷物理性能检验也被重视。这些检验不仅要求有一定的检测设备,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检测人员和科学先进的检测手段,而这恰恰是目前我们陶瓷出口企业所欠缺的。

二、产品标签要求的日益严格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产品涉及的安全、环保、卫生、使用等方面的标签要求越来越苛刻,标签要求成为陶瓷企业所面临的一道新的技术壁垒。
  1.功能性标签

上面讲到的一个案例陶瓷茶杯召回是因为杯子底部印有“(洗碗机适用)DISHWASHER SAFE”、“(微波炉适用)MICROWAVE SAFE”和“(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标签。实际上茶杯边缘带金边,并不适应微波炉使用,否则金边会发出火花,存在引起火灾的危险,产品被实施召回。潮州辖区内也有类似产品出口美国与加拿大,同样存在被抽查要求召回的风险。

有些企业会说,一般客户要求我们贴什么标签我们就会贴什么标签,特别是标签是客户提供的就更不会加以考究。如果产品因烧制的标签或者粘贴的不干胶标签不符合规定,产品轻则返工整改,重则被退运或召回。产品标签不可随意使用,尤其是功能性的标签,如“微波炉适用”、“洗碗机适用”、“烤炉适用”等均需进行相关的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于产品上,没有进行检测随意标识会导致消费者错误使用,存在安全隐患。企业在使用客户提供的标签时应和客户充分沟通确认,彻底了解标签的含义再予以使用,主动规避风险。

2.产地标签

产地标签错误使用则涉嫌欺诈、误导消费者。公开产品的原产地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安全感,将产地信息模糊多少带迷惑和欺骗成分。今年8月底,美国海关发出通知严查亚马逊、EBAY、速卖通平台的货物,要求每个出口到美国的产品都需要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如货物未贴标签,货物将被当地海关扣留或被退回。

近年潮州局在出口查验时也发现5批出口日用陶瓷产品在外包装纸箱和内包装彩盒上、产品上印刷“(孟加拉制造)MADE IN BANGLADESH”、 “(台湾制造)MADE IN TAIWAN”产地标签,不仅货物无法按期出口,而且耗费了双倍的的人力物力对产品进行整改包装,损失巨大。

3.产品成分标签

出口日用陶瓷产品绝大多数会在产品的底标上标明产品的成分瓷种,这个涉及到产品的烧制工艺温度、成分结构和瓷种分类,不可随意标记。例如陶瓷产品需要产品磷酸三钙含量达到标准要求以上才可以标记为骨质瓷。

产品标签应如实反应产品信息,标签上有虚假信息就算能顺利出口,以后同样面临在市场抽查时被验证不相符被通报召回退运风险。

三、产品合格判定的差异化 
  目前,世界各国针对日用陶瓷的合格评定是多种多样的。如美国对我国日用陶瓷实施输美认证;欧盟要求在欧盟内生产和销售的可能与食品接触的瓷器制品必须附有由生产商和销售商提供的书面声明;墨西哥则要求进口商在进口陶瓷制品时需提交原产地国相关部门签发的卫生证或原产地国自由销售证书,而台湾地区新修订的标准条文则要求型式试验应向台湾地区认可的指定试验室提出型式试验申请,提供的中文标示及注意事项应符合标准规定。上面讲到的陶瓷脸盆就是因为企业对出口方技术标准不熟悉,出口前也没有与客户进行直接有效沟通,导致出口货物不符合新修订的标准条文遭遇通报封存。

四、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是一种创新技术壁垒,是由于科技方面的创新,使其在特定领域处于明显的领先优势,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获得的是垄断竞争优势。如果我国出口日用陶瓷产品是贴牌生产,出口时就容易遭遇知识产权的指控。

上面讲到的一个案例就是因为茶杯假冒德国科尼兹瓷器公司商标和图案设计,侵犯其商标权,被举报后汉堡海将涉案全部中国产茶杯销毁。 
   上面讲到的技术法规和标准、标签要求、检验规定、产品合格判定、知识产权等措施就其本身而言并非是贸易壁垒,而是利用技术措施这些差异来限制其他国家地区商品的进口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贸易壁垒。技术壁垒一旦形成,就对进口产品产生了明显的数量控制效应和价格控制效应双重作用,对进口产品的成本、贸易条件产生影响。

出口陶瓷生产企业如何应对技术壁垒,一是把重点放在对标准的跟随和协调上。企业积极依据国外技术标准的规定进行产品的生产和设计,积极争取获得能快速出口国外的产品质量认证等。

二是提高产品的科技水平,实现在技术上来跨越限制。技术壁垒的本质就是国际间技术差异的具体表现。把希望寄托于发达国家放宽对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是不现实,一味地将部分出口受阻的产品转销到其他技术标准较低的国家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本身还具有扩散效应。从根本上说,只有通过技术进步,使产品达到较高的要求,才能有效的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 
  三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技术标准体系,并努力与发达国家建立标准制度互认机制。技术标准是国际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之一,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的技术成为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而现阶段,我国在日用陶瓷的技术标准却远远地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落后的技术标准导致我国日用陶瓷产品易于遭受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打压。通过参与、参加与合作,把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吸收过来,更重要的是力争把我们的标准化意图和标准反映进去,使更多的标准有利于我们的企业。

在此基础上,我们政府部门要加快建立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动态监测体系,制定出口产品技术指南,帮助企业尽快了解和掌握国际市场准入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利用信息渠道资源和技术检测平台,帮助出口企业有效规避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